第一卷:太子监国,暗流涌动 第89章:再施策,谣言污名陷害站位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邺余字数:3568更新时间:24/01/26 18:11:13
    岳红翎本来对于吃食并无太高要求,也并无太大兴趣。

    早年就在岳山的教导之下,建立了坚定的意志,一般的物质已经诱惑不了她。

    要钱,岳山可以给她很多钱,要金银财宝、稀世珍宝,岳山也不是没有,也都让岳红翎享受过。

    因为只有让她享受过之后,她的兴趣才会减弱。

    要而不得并不能完全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要而得之、得而厌之,才会真正让一个人拥有强大的意志力。

    可是,当岳红翎吃到了烤鸭、火锅之后,没能控制好食欲,吃的比较撑。

    还带走了两个厨子。

    东宫的厨子也都是经过了萧奕慢慢地指导,如今做出来的饭菜更加可口。

    而送给岳红翎的厨子,算是学厨,已经可以出师的。

    当岳山知晓东宫一事之后,沉默了片刻。

    最后罚岳红翎站桩一个时辰。

    他则是背着手,慢慢地走进了自己的书房。

    说实话,以前,几个皇子中,他更看好三皇子萧政,有勇有谋、仁义厚德。

    可是如今太子殿下横空出世,以雷霆手段直接掌握了朝堂,打压的李林甫都抬不起头来。

    他的内心也就动摇了。

    对于岳山来说,大乾的稳定高于一切。

    而太子有着监国之权,得到了萧棣的支持,更是名正言顺。

    他日登基大典,也该是顺顺利利。

    萧政的话,阻碍非常大。

    站在他面前的最大敌人是太子殿下,其次便是那些遵守祖制的大儒和大臣们。

    “唉……。”

    进入深秋,西北的寒风呼啸吹过殿外,持刀护卫的军卒,与身侧的朱红廊柱一般,在寒风中岿然不动。

    习政殿的暖阁之中温暖如春,周围的地龙燃着热气,通过竹管输送进殿中,玻璃窗户之上已起了一层霜花。

    萧奕将手中的奏疏扔在一旁,面色阴沉如冰,问着下首的戴光,道:“陇右道的赈灾良策还不能全面实施?”

    这都快要年底了。

    再一晃,就是明年的初春,到时候陇右道肯定是要大面积春耕。

    赈灾良策若是不能全面普及实施,也就不能保证春耕全面开启。

    那将浪费多少良田?

    等到秋收的时候,也就少收多少粮食?

    这个时代,耕种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本来亩产就不高,完全就靠数量取胜。

    荒一亩良田,也就少养活很多人。

    戴光道:“殿下,御史台和锦衣卫的人手还是有一些不足,蔡参政、路指挥使和房中丞三人已经尽力而为,但是陇右道那边官绅反抗力度太大了。”

    “那就快刀斩乱麻,杀出一片朗朗乾坤。”萧奕脸色就有一些不好看,放下朱笔。

    锦衣卫本就是他养出来的一把刀,这把刀要是不快,养它有什么用?

    陇右道的问题必须在年底之前就能够解决,然后朝廷直接安排官员去上任,治理好整个陇右道。

    明年开春的时候,发放春种,开启大面积的春耕。

    萧奕沉吟片刻,问道:“陆铭和房宣可有什么密信传来?”

    戴光小心翼翼说道:“殿下,未曾有过密信上报。”

    萧奕说道:“嗯,不管如何,陇右道必须在年底之前能够彻底清查肃正完毕,好让陇右道的百姓能够安安稳稳地过一个年,明年也好在开春之后就能耕作!”

    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

    江东的董琢第一个跳出来,后面还会有其他人跟着跳出来。

    到时候,出兵作战的次数会很多。

    陇右道是他定下来的粮仓,就必须保证粮食可以供应的上。

    戴光见到太子殿下神情阴沉,心情不好,心头微凛,不敢多言。

    “你先下去吧。”萧奕面无神情地说道。

    戴光躬身道:“喏。”

    等到戴光离开之后。

    萧奕又召见了三宝太监。

    “东厂的暗桩计划进展得如何?”萧奕沉声问道。

    所谓暗桩计划,就是培养暗桩组织,插、进、敌人的内部,比如蒙元、北金、北燕之地,比如五位戍边亲王的王府,比如几位拥兵自重的太守府。

    萧奕觉得暗桩计划若是实施的好,以后起到的作用将会是无法估量的。

    三宝太监迟疑了下,说道:“殿下,想要培养出来忠诚的暗桩,十分不容易,若是一不小心,有一些暗桩暴露了身份,又或者是反叛,就会打草惊蛇,到时候,他们必然会有防备。”

    “以后若是再想安排暗桩,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萧奕冷声说道:“那是你智谋不足,寻找合适的暗桩的时候,也要找一些人一起为你谋划,打草惊蛇又如何?”

    “阴谋、阳谋,只要是能够成功,那就可以怎么用谋顺手怎么来。”

    三宝太监躬身道:“喏。”

    萧奕说着,抬眸看了一眼外间苍茫的天色,说道:“好好做,孤知道你有办法,如今关于他们的消息,还是太少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掌握他们的动向,知晓他们的动机意图,才能提前布局,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最大的隐患。”

    “大乾的敌人不在内,而在外!”

    “只有快速稳定内部,才能对外患出手,解决了外患,大乾能得一个百年之安宁。”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域!”

    三宝太监态度更加恭敬,拱手道:“殿下英明,微臣定当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处理完了政务。

    萧奕回到了后院。

    此刻,后院寝宫中,灯火通明,人影憧憧,宫女、内监在殿中的廊柱之下垂手侍立,静候贵人吩咐。

    李秋雅穿了一身淡黄色袄裙,挽起的云鬓之下,额头明洁如玉,丰艳如桃花花瓣的脸颊两侧艳若桃李,凤眸中满是慈爱地看向萧奕,微微施礼道:“殿下。”

    萧奕落座下来,说道:“最近政务繁忙,让你久等了。”

    此言一出,李秋雅无比感动道:“殿下一心为国,妾身就算是等再长的时间,也心甘情愿,更是理所应当。”

    萧奕略显疲惫的面容上也见着一丝笑意,道:“嗯,有你在孤的身边,孤再累也能在这里得到片刻的放松。”

    这话是真的不假。

    李秋雅这样的人,说她是个绿茶不为过。

    可也正是如此,她现在对萧奕是百依百顺,真的就像是一个贤惠的妻子一样。

    萧奕也知道这就是一个假象,可是再怎么假象,那也是真实的感触。

    李秋雅看得出来萧奕神色上的疲惫,抿了抿粉唇,上前一边给他按摩,一边柔声说道:“殿下,国政再怎么繁忙,也要注意自身身体安康。”

    萧奕轻声“嗯”了一下。

    ……

    却说另外一边儿,中书下值之后的大乾丞相李林甫坐上轿子,向着位于永安坊的公相府而去。

    待回到府中,在书房中坐定下来,思量着朝局,此刻傍晚的暮色垂下,将这位大乾丞相的苍老面容笼在一团暗影中,而凹陷眼窝中的苍老眼眸闪烁不停。

    渐至掌灯时分,丫鬟取了火折子将书房中的烛台点亮。

    “去将刘桧、杨照、司马义、虞世季等人唤来。”李林甫忽而说道。

    丫鬟应了一声是,然后徐徐退出书房。

    不多时,刘桧等人匆匆进入书房,立定身形,拱手道:“公相,您唤我。”

    李林甫苍老面容上现出一抹思忖之色,说道:“燕王殿下如今到了何地?”

    刘桧面色顿了顿,杨照连忙道:“回公相,如今已经到了黄河边上,不日就会度过黄河,估计还有七八天的路程就回到达京师。”

    李林甫又道:“北燕和金人之间的战事如何了?”

    刘桧连忙开口道:“僵持不下,金贼兵力还是非常强,慕容胤的两路大军在取得了几次胜利之后,却被拦住了。”

    “慕容胤的意思是,想要向大乾借兵,请求宁王带兵出关,一起彻底覆灭金贼。”

    李林甫目中冷色涌动,冷低声道:“太子有着陛下支持,我们再怎么不满,现如今,恐怕也无法撼动其分毫。”

    “你们若想要保住自己头上的官帽,就必须乖乖听话,以待时机。”

    “在陆铭的锦衣卫回到京师之前,都还会风平浪静,可是陆铭的锦衣卫若是回到京师,必定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我们也不是没有机会。”

    “燕王殿下马上会回到京师,也算是又给了你们一条路。”

    “董琢在江东谋反,也让太子疲于应对,不会急于对你们动刀。”

    “不过,太子动刀也是早晚之事。”

    李林甫知道自己等不了了。

    太子有着萧棣的支持,他一个丞相是动不了对方的。

    能够打败太子的,只有皇子,又或者是董琢这样的诸侯。

    可若是董琢得了势,对方还会遵从自己为丞相吗?

    司马义道:“公相,太子如今已雷霆手段肃正朝纲,百姓多赖其整治贪官污吏之德,民间交口而赞,人望渐成。”

    所以这就不是一个陛下支持的事儿,而是连百姓都在支持太子。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太子越来越的民心,他的威望也就越来越高,支持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像是狄晏、房宣这样的人,都主动站出来,支持太子。

    燕王殿下想要夺嫡,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

    “民心。”李林甫喃喃几句,眉头皱成川字,默然片刻,说道:“坊间现在多传本相为大乾奸相,各种污名数不胜数,本相也是有所耳闻。”

    “这些谣言,恐怕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既然如此,尔等何不也让人传一传呢?”

    刘桧道:“公相之法,倒也是一个不错之法,谣言四起,不是屎,也是屎。”

    “到时候,谣言多了,不是真的,百姓也会心生怀疑。”

    杨照也连忙拍马屁。

    一直沉默的虞世季忽然提议说道:“公相,太子能够让狄晏等人弹劾朱勉,我等能否联手起来,弹劾房宣等人?他既为御史中丞,此番去彻查陇右道,看起来得到重用,但是此人在这之前,会不会有什么错事?”

    虞世季又轻声道:“就算是没有,那我们也可以让他‘犯上’可大可小的错误,以至于无法再担任御史中丞。”

    李林甫想了想,点头道:“此事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