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作弊的最高境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一语不语字数:4548更新时间:24/02/13 17:29:31
    朝议结束。

    朱祐樘分别将钦天监监正吴昊、翰林学士程敏政和国子监国子祭酒林瀚三人,叫到乾清宫,似是有何重要的事商谈。

    其余大臣则各自出宫。

    众文臣出了奉天殿之后,很多过来围拢住了刘健。

    他们似是要找刘健讨个“说法”。

    “刘阁老,您可说说,这才刚走了个李广,陛下又就宠信方士,岂不是说这朝中又要有佞臣出没?”

    大臣的意见很大。

    明显已将那个未知身份的方士,当成劲敌。

    刘健作为首辅,他要先站个制高点的立场,轻易不表态。

    谢迁打趣一般笑道:“有人能提前预知地动,相当于做了钦天监的差事,作何要这般抵触?”

    以谢迁的意思。

    现在有人预知地震,能拯救黎明苍生,你们这群人非但不高兴,还显得如临大敌。

    岂不是说,你们只在意党争,而不在意百姓的死活?

    众大臣一听,内阁三位阁老对此事的态度十分暧昧。

    听意思……

    内阁并无意去劝谏皇帝远离“奸佞”?

    李东阳道:“若此人只是谶言宫中火灾,预知地动,未做出有损于朝廷之事,则不该强行劝阻。”

    礼科都给事中涂旦抗议道:“若陛下因奸佞言事,坏了大明纲常礼法,到时再劝阻只怕都晚了。”

    “对!”

    很多人认同涂旦的说法。

    这是要防患于未然,岂能让奸佞有机可趁?

    皇帝问事,只能问我们大臣,而不能有人跳到我们头上,这既是原则,也是竞争。

    这时候你们内阁作为文臣领袖,岂能退缩?

    连英国公姓张那老匹夫都开始得瑟起来,说要将那方士晋升为钦天监监正,武勋那边都有动作了,我们还要等那家伙祸国殃民再出手,可就什么都来不及。

    刘健实在听不下去,冷冷道:“再议吧。”

    意思是,伱们想参劾,自己去参劾,别什么事都往内阁牵扯。

    还是说你们没自信能把皇帝所信的这个奸佞给扳倒,非要让我们内阁出面,而你们在背后煽风点火?

    想上自己上!

    ……

    ……

    仁寿宫内。

    庆云侯周寿和长宁伯周彧二人,在大朝会之后,顺道过来,探望周太后。

    周太后心情很好,问了一些家事,突然又冷冷看向周寿:“……前些日子闭门不出,这是病好了?”

    周寿道:“回太皇太后,病好了。”

    “哼!”周太后道,“京师疫病,旁人都用了药,你为何不用?若下次再有痘疮疫病,你是不是还要守在家门不出?身为国戚,不以身作则,何以规范万民?”

    周太后生气的,是周寿以自己年老为由,有什么事让别人顶上,而他自己躲起来不见人。

    等瘟疫都过去了,才跑出来得瑟。

    周寿面色羞惭。

    他也知道,这个姐姐最讲求皇家人的责任和脸面,而他显然没在这件事上做到身先士卒。

    周太后又问道:“先前派人跟你们说,让小瑛和小瑭,都去跟张秉宽学习学习,你们给安排了吗?”

    “未有。”周彧道,“老姐姐,不是我们不肯,实在是无此等必要,最近他们各都领了都督府的差事,平时公务繁忙……”

    “忙什么?”

    周太后又很不耐烦。

    两个弟弟,好像一点都没把她的话听进去。

    “今日一早就有人来告诉哀家,河南新野那场地震被他给言中,这般的人能得陛下信任,以后再有军政大事,陛下必定会垂问,你们连这点风向都看不准?等哀家闭上眼,周家谁还肯放在眼里?”

    周太后生气了。

    周寿道:“太皇太后,陛下可是至孝的。”

    “孝也要在哀家活着的时候,你们没看到张家现在有多跋扈?哀家有时候也劝不动,那是陛下夫妻间的事,哀家还在,张家不能把你们怎样,再以后,遇事还有人会保你们?”

    周太后这其实也是在为身后事做准备。

    她自知年岁已高,虚岁都七十,这年岁的老太太,别说是来点急病,就算是没病,说过去也就过去。

    但周家人似乎都还习惯受她的庇护,一点都没有危机意识。

    周彧道:“老姐姐别生气,回去后,就让两家小的,过去看看。”

    “好!”周太后道,“此事不能耽搁了,听说成国公朱家的二小子,天天跟张秉宽在一起,连英国公老张家的小子,也在那边,你们可要加紧留意。”

    周寿和周彧兄弟俩不由对视一眼。

    看起来,这位太皇太后人在皇宫,却一点都不闭目塞听,宫外什么事了解比他们都多。

    ……

    ……

    皇帝见完了吴昊、程敏政和林瀚三人之后。

    马上派了萧敬,前去张周府上。

    一边是要告知张周,有关新野地震已发生,再就是问问最近还有什么天灾人祸,顺带也是传达皇帝的一个“好意”。

    萧敬跑到张周府宅,却发现杨鹏正在拜访。

    萧敬打量着刚从门里出来的杨鹏,皱眉道:“你来作何?”

    杨鹏急忙道:“萧公公,这不是听闻地动发生,特地前来告知一声,顺带……说说清宁宫重修的事。”

    “是吗?”

    萧敬在冷笑。

    你个杨鹏,别以为别人看不出来,你就是来巴结张周,知道他现在不可能被人扳倒,估计还想故技重施,搞给李广牵线搭桥那套吧?

    “卑职先去了。”

    杨鹏也没想到这么倒霉,上门来见个张周,还能碰上东厂督公,而且看萧敬的态度,似对他很有意见。

    他低着头离开。

    萧敬目视着杨鹏走远之后,心中似已打定了什么主意,大概是要把杨鹏调去别处。

    ……

    ……

    “萧公公?先前杨公公不都已经来告知过了?还要您亲自来一趟?”

    张周倒也直接。

    不隐瞒杨鹏来的消息,萧敬也在琢磨,这位张先生不会以为那杨鹏是我派来的吧?

    杨鹏啊杨鹏。

    你做事僭越,你的好日子就没剩下几天。

    萧敬笑道:“陛下其实早就知晓地动定会发生,否则朝堂上也不会提,陛下还为此事跟诸位臣僚闹了一点不悦,不过都已烟消云散。张先生用实力告诉了那些臣僚们,您是高人,不是江湖术士。”

    “呵呵,是吗?”张周一点都没觉得荣幸。

    你说我不是江湖术士我就不是?

    张周道:“没赏赐吗?没的话,萧公公也不必再说,我这边比较忙。”

    萧敬很尴尬。

    话都没说两句,张周就要下逐客令,他也在想,如果自己是带了御赐赏赐上门的,得到的待遇会不会好点?

    这货那么牛逼,为啥那么抠呢?

    “张先生,说句不中听的,这爱财之心人皆有之,可不能因一点贪心而坏了原则,不然的话……就算再有能力,也很难久持的。”萧敬提醒。

    张周惊讶道:“萧公公,您这是什么话?我除了拿点陛下的赏赐之外,我还贪别的了?陛下赏的,总不能说是我贪赃枉法吧?”

    “那不能。”萧敬赶紧道。

    张周道:“就是啊,我是节省了一点,那是因为我过过苦日子,知道一家人吃不上饭的痛苦,人在落魄时才会意识到积谷防饥的重要性,没经历过饥饿的人是理解不了我的心情啊。看我在跟萧公公说什么,萧公公,您还有事?”

    “有,有的。”

    萧敬苦笑。

    跟这位张先生说话,永远都有扯不完的闲篇。

    算是看出来了,这货就是喜欢瞎侃。

    萧敬道:“这不嘛,陛下先前召见了钦天监的吴监正,跟他说了,以后再有六壬占课等事,让他多征求他人的意见,不要故步自封。其实陛下的意思,就是让他多来问问张先生的意见。”

    “哦。”张周一怔,随后摇头,“丑话说在前面,我没时间带徒弟,而且我也不擅长这个。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掐算出来的。”

    “您真会说笑。”

    萧敬当然把张周的话,当成是自谦。

    但其实张周真不会搞占卜那一套,若真让他来一套卜卦的流程,虽然有时可以强行解释,搞牵强附会,但在吴昊这样的星算行家面前,必定露馅。

    “还有,陛下今日还召见了程敏政程学士,还有国子监林老祭酒,跟他们说了,要从国子监内选拔几名人才,进行授官。”

    “这是何意?”

    张周听出来,什么国子监选拔人才,好像是在针对他。

    萧敬笑道:“其实陛下的意思,就是想找个机会,让张先生能以举人之身出仕。”

    “呵呵。”

    张周笑了笑。

    朱祐樘这是怕他考不上进士,给他留条后路。

    萧敬道:“陛下未对程学士和林祭酒明说,就是说,让国子监内的监生,都可以写一些文章、诗词、时务策等,以林老祭酒的名义出题目,题目在这里……”

    “这……”

    张周有点无语。

    说好了是让林瀚出题,怎么萧敬先就把题目给送过来了?

    萧敬果真拿出个纸条,上面是皇帝亲笔所写的题目。

    御笔亲题……

    张周觉得,这还留下弘治帝的墨宝。

    啧啧。

    “其实就是走个形势,您只管回答了题目,再表现一下才学,送到北雍去,到时翰林院内会找几位翰林侍读、侍讲等,帮忙给参详一下……张先生放心,这也是提前打好关系的,咱家会言明您这份……会选上!”

    张周觉得自己好像听出点门道。

    皇帝这是特地以“公平公正”的假象,给他开了一道后门,以防止他来年会试考不上,回头再找什么理由要备考三年,不能为朝廷办事。

    所以朱祐樘也省略了步骤,搞个内定,让你以国子监内的优等生,选仕入朝。

    在大明,以举人当官位列朝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一旦接受放官的话,就意味着以后不会再参加会试。

    举人入朝,在地方官基本只能做到知府级别,也就是正四品,少有能调六部当差的,更别说是进翰林院。

    当然也有一些特例,能以举人身份做到六部尚书、左都御史、侍郎等职位,多都是在明朝初期。

    而最近的一位,就是在弘治八年刚刚过世的前工部尚书贾俊,他就是大明举人做到尚书的第一人。

    有先例,那皇帝就可以做点文章。

    张周道:“萧公公啊,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我身为文人,不该接受这种事。”

    皇帝跟下面的大臣联合起来搞这种小圈子选拔,还搞内定。

    这要是传出去,会令他名声不佳。

    当然张周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当个举人,最近他也是在拼命读书,以求能一榜中进士……虽然有点难,但若是来年会试考题能中个几题,那机会岂不是很大?

    萧敬笑道:“您放心吧,除了陛下,还有戴公公和咱家知晓之外,旁人是不会知晓的。”

    “不是说萧公公还要去授意翰林院的人?”

    “不会的。”萧敬道,“到时陛下会亲自将考题抽调到宫里,以陛下御览的方式来决定……”

    张周暗忖,这恐怕是作弊的最高境界!

    皇帝跟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厂公,联合起来帮一个举人作弊。

    这要是被林瀚林老头知道,估计能当场吐血而亡。

    萧敬道:“何况,这也并非大明正途的科举选拔,只不过是临时所加设,怎样选,当然由陛下来定。”

    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张周心想,内定就内定吧,也挺好,反正多一条途径,就当是享受便利。

    真要会试落榜,再准备三年,还要在名利场上周旋,只怕更是有心无力。

    “张先生,您这两天参详参详,不过题目随后都会公开,这也不算是泄题,只要是国子监的举监,都有资格上报。先祝贺您位列朝班了。”萧敬笑着拱拱手。

    竟还假模假样恭喜起来。

    张周道:“早了点吧?在下还等着来年春闱……”

    “不冲突,咱家先走了,您不必送。耽误了您备考会试,就怕咱家担不起这责任。”

    萧敬一副很卑微的样子,笑着拱手离开。

    张周虽然没直接送出门口,还是送到前院,被萧敬三催四请,才回了内院去。

    ……

    ……

    “夫君,那位……公公是来干嘛的?”

    蒋苹渝先前来送茶水,见到张周在见宫里的贵客,没敢进来打扰。

    因为院子里跟随萧敬来的,都是佩刀的。

    张周道:“哦,是东厂的萧公公,来送考题的。”

    “什么考题?会试吗?”蒋苹渝眼神多了几分期待。

    张周拿出考题看了看,只是时务策的考题,一共三道,都是皇帝亲自出的题目。

    考试规则也定了,不但是要有这三道考题,同时还要增加一些项目,诸如诗词、四书义等,也可以就个人志向、当下时局做一些论述,但不可涉及到皇家及朝中大事。

    张周道:“不可能的,会试主考都没定,怎可能会有会试题目?但……也差不多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