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支撑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欣己为馨字数:5757更新时间:24/02/13 20:04:41
【第二百零九章】支撑借助虚拟影像的诱敌和特制烟雾的掩护和加强,郑峰总算是摆脱了那种危机感,而就在郑峰脱离那片区域不远后,那名被
“修正者”控制的驻防小队队长便从一排树木的阴影中走出,抬起枪口瞄向那道前来
“支援”的士兵,幽蓝色的光点快速闪过,一击便击中了那台制造全息影像的全地形无人车,那道外骨骼装甲的幻影如风中残烛一样摇晃了几下便消失了,只剩下停在原地一动不动的无人车,随后那道人影便没有停留,悄无声息的隐入刚才的阴影之中。
虽然乘着自己制造的时机摆脱了那种监视感,但郑峰的行动也更加隐蔽,并不是和之前一样以搜索各种人员踪迹为主,而是贴着一旁的森林缓慢的前进,期间他身上外骨骼装甲产生的热能被压缩在足部装甲底部的冷却槽中,其中的冷却液可以容纳数值极为膨胀的热能,在使用者确保附近没有风险后,便可以让系统将其中一格单元量的冷却液装配在某种压缩容器内从足跟出派出,确保在隐蔽过程中不会被溢出的热能暴露。
至于目的地点的位置,郑峰早在进入这片空港区域时,便利用自身权限调取了这里的地形图,虽然上面不可能标注每个哨所的位置,但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难事,在地形开阔、信号接受范围广、不能完全在开阔地暴露等选址考虑下,郑峰很快就在地图上确立了一个目标点,确立目标后便很快朝着预设地前去,在此期间,为了不让张锦对自己现在的状况产生错误的评估,郑峰短暂了与悬浮车进行了通讯联系,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字:“无”。
完成这简单的汇报后,郑峰就马上关闭了通讯单元,防止自己的信号被窃取反过来确认到自己的位置,这一点对于正在
“潜行”过程中的他是尤为需要注意的,否则他的目的地就极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终点,而且大概率是人生意义上的,保持了警惕继续行进了一段距离后,郑峰终于看到了一栋淡绿色的军事建筑,虽然其中的通讯塔表面存在拟态系统,但他还是确定这里就是第二空降兵团设立的第一哨所。
保险起见,郑峰先是简单的绕行了一圈,一方面是确定附近是否存在自己目前不可能应付的装甲单位,另一方面则是想要确定哨所附近是否存在战斗痕迹,如果存在战斗过的痕迹,郑峰的行动预案中就需要加上团结和救治可能存在的友方战俘,这种营救不单单是为了增加郑峰一方的战斗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不让那些为了信仰宁愿战斗至死的战士们心寒。
他很清楚在绝望和无助中等待意味着什么,郑峰在没有来到木卫三从军前在那种暗无天日的岁月中留下的印迹,只是在体表上得到了岁月的遗忘,但在他的心中,怎么也忘记不了那种绝望的囚禁带给自己的记忆,更何况,
“虎卫”的传统之一,就是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放弃自己的战友,尤其是与自己拥有同样意志的战友,毕竟在生命如此脆弱的战场上,能带给自己生命的不是所谓的
“神明”,而是前来带自己离开的战友和同伴。要知道上战场才会知道人被刀砍是要死的,哪怕是在血印世界中,外骨骼装甲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相对性的提高了当兵生存几率,而且了解你不杀我,我就杀你这条战场上永不过时的真理。
在炸弹在身边爆炸时、在战友在身边被爆头时、在厮杀开始的一刹那,一个战士不会记得为什么参加战争,为正义、为真理或者为了自己的祖国,这些都是战斗结束后该去思考的,支撑他们战斗的最大动力其实是:杀死对方才能活着回家,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等。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这些战士对于敌人没有妥协,在心中的各种念头的阻碍下依旧下定决心可以冲上去与敌人搏斗,那在郑峰看来,就是值得自己去帮助的战友,而不是那些苟且偷生的累赘,虽然求生是人的本能,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每有一个人逃避就很可能会导致一名队友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倒地................随着郑峰快速的在哨所周围探查了一圈,得来了对他来说一好一坏的消息,好消息是,他没有在四周发现装甲单位的存在,外骨骼装甲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重型装甲单位,虽然如果现世的标准来说,外骨骼装甲的强大机动性和防御力可以做到让坦克打不着、打不穿,一套非装甲对抗类的
“业余”外骨骼装甲在装备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把现世一支坦克加步兵的装甲连缓慢的收割。
虽然推进和续航方面常规外骨骼装甲只是动力装甲的缩水版,但其推进性能附加的机动性完全可以压着一支部队打,拿血印世界中木卫三军方最常见的列装型动力装甲,也就是戎隼型动力装甲的推进系统来说,它的额定推力足以使机体持续具有95~125m\/s2的加速度,并最终维持0.85~1.2马赫的超高速,机体近似垂直于人体冠状面的加速方向、先进的抗荷系统和防护措施,则使着装者能在较长时间内承受此等加速并维持身体机能正常。
而设计者选用这种旋转机体以调转推力来进行减速的推进组件设置的方式,不只是为了统一的系统设计和结构安排,也是考虑到人体自前向后承受过载时承载能力更强的特性,限制加速时间时更能提高到135~165m\/s2;若忽视着装者的承受能力,调整机体机能及运行状态同时令推进系统全功率运行,能进一步提升至235~265m\/s2与1.35~1.85马赫,不过与此同时也会为机体带来相应的消耗、不稳定及损伤。
再加上动力装甲的武器模组中自带攻击锁定,也就是可以在这种高速穿行的过程中对目标进行精确的打击,相对于透视加穿透以及自瞄,对于现世的兵种体系来说绝对是噩梦,外骨骼装甲即便作为阉割版,或者说所谓的
“SE青春活力版”,在压制效果和机动性以及武器种类上都有不足,并且前者是作为战争推进壁垒的目标设计的,而相比其体积上缩水了许多的外骨骼装甲,这些性能折耗倒也是无可奈何。
但哪怕是折耗过的版本,对于现世的部队来说只是从巨龙变成了巨人,而且还是那种又硬又快的秘法石巨人,而这只是普通列装型外骨骼装甲,更不要说专攻穿甲的特种外骨骼了,后者可以在自身毫发无损轻松摆平十数辆常规坦克,应对步兵时可能会缺少范围性的攻击手段,但强大的近身格斗刀组可以让任何接近的生物或装甲变成碎片。
郑峰此时身着的
“虎卫”特制型
“隐匿”外骨骼装甲就配备了近身格斗刀组的强化版,即附加了刀具系统超声切割机能,这套系统在保证整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在机件中装置了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及变幅杆等超声波切割组件,该子系统允许机体在刀身上加载并聚焦超声波进而利用其高频率带动刀身振动,集中能量熔化切割目标、封住切割部位,同时通过沿刀刃方向的高频振动反复与之碰撞切割,然后藉由施加的高频振动能量打开材料内部的分子结构。
接下来还会针对性的削弱其材料强度、不断破碎目标、降低切割所需的压强从而高度强化刀刃的切割能力和切割速度并减少刀刃的负荷、使刀刃在切割过程中能更好地得到冷却、避免刀刃钝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使之能够以极小的阻力精确地斩切目标。
简单来说,以现世最为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制成的装甲,在它面前和一块豆腐没有什么区别,毫不费力就可以轻松切开一个缺口,当然了,之前所说的一切都只是应对现世的装甲单位,毕竟外骨骼装甲乃至动力装甲在技术层次上实在是太过碾压,是真正的技术鸿沟,但如果是血印世界中同时代的装甲单位,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坦克的发展是有逻辑可言的,在相同的技术水平的情况下,那你想上更大口径的火炮,一样是要增重,如果为了其他原因不能增重,那就只能牺牲其他性能。
更何况增大口径还会带来包括备弹减少,通过性,后勤补给,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仅装甲单位的交战距离而言,有三层,一是分布式打击,超视距作战,坦克炮曲射并射普通炮弹\/导弹\/制导炮弹\/巡飞弹,可以作为最前线的节点直接服从分布式打击统一火力调配,而不是坦克都就要直瞄打视距内,坦克帮体系打,体系也帮坦克打帮坦克开路,坦克无人机巡飞弹侦查是体系的一部分,体系侦查也传给坦克第二层则是进入视距前预瞄,先发制敌,甚至打伸缩炮——也就是所谓的看前一步,第三层则是电雷达周视强态势感知和快速防守反击补漏,其中1和2是主要作战模式。
睿智一些的思路就是在这个甲弹对抗越来越卷的时代,跳出甲弹内卷,通过不继续增大火炮口径或者更激进一点的,采用更小口径的火炮,在保留基本反装甲能力的情况下,将省出来的重量用在增强防护,机动性等其他方面,以反装甲能力换取坦克更强的功能性。
具体来说就是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分布式作战,采用无人机\/巡飞弹\/无人战车,实现先发现先打击,这时候如果敌方攻击廉价无人机\/巡飞弹或无人车暴露了位置,那就就能先一发炮弹导弹送敌方上天,第二是视距内强态势感知+防御反击,周视雷达和光电快速定位视线内,已经暴露的目标或者弹药,从而快速发向定位敌人并共享敌人位置信息,形成快速反击,而不是一被攻击乱成一团,付出相当的代价才能搞清楚敌人方位,那时候敌人甚至都撤离了当然了,这种模式还是需要具备相当强力的主被动防御系统,因为无法确保一定能在视距外消灭敌人,防御能力依旧重要,第三就是靠无人炮塔来减轻重量缩小炮塔体积,从而把更多空间和重量让给防御、机动、态势感知组件,目前为止,靠无人炮塔节约重量还能进一步提升甲弹对抗能力,防护方面主要是车体正面硬防御+主动防御系统,炮塔主装甲的重量则可以节约给更重的火炮和车体正面装甲,穿甲和抗穿起码在目前基础上提升200-300mm。
甚至炮塔由于重量减轻,也可以采用模块化吊装快速更换,实现快速维修,其他方面,如之前所说的,坦克车组直接控制比其他单位发射进行共享更高效,第一线单位有其侦查需求,在复杂\/高危情况下,应当由第一线单位直接驱动前线无人单位,其他单位当然可以和坦克配合,但控制权却未必能在坦克手里,未必能到坦克成员认为可疑的地方去,还是那句话——分布式作战从来不嫌单位多..............而在血印世界中,夏国最为出色是体系化战争,木卫三同样继承了这一点
“传统”,但是这不意味着需要坦克自己成为体系,而是应该融入体系,不是像某K-F-51那样,以牺牲其他性能的代价,强行在坦克上堆砌高技术装备,战场上坦克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坦克不需要上巡飞弹,因为后方有专门的巡飞弹发射车,坦克也不需要上航程太远的无人机,因为坦克不需要去承担由原本营级甚至旅级侦查力量的任务,只需要做到坦克自身交战范围内的强事态感知就足够,就例如海军的cEc系统交战体系一样,坦克完全可以接受其他单位的事态感知信息,而不需要强行堆砌技术设备去抢原本不属于他的任务。
木卫三的装甲单位从来不是以个位数来分组,而是最少以四辆功能各异的装甲合为一组来计算,其中最重要的有四部分:感知、侦查部分;防御、反击部分;识别和攻击部分;掩护和引导支援打击部分,不同的部分都有专门的装甲单位负责,也就是说,战争遇到一支装甲小队,相对于遇到一支浓缩版的装甲集群,铁桶一样防御加上强大的打击效率,就算让动力机甲上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其中最让郑峰感到害怕的自然就是掩护和引导支援打击部分,在木卫三殖民卫星上可是本土作战,很多时候如果发现敌方单位,甚至不需要自己开火,只需要让对应的支援引导单位上报敌方的数量、强度和价值,位于卫星轨道上的舰队便会以非常惊人的效率实现对地或对空打击,郑峰可不确定干扰波段是否包括呼叫打击支援的军用波段,如果舰队方面没有得到这支装甲小队变节的消息,按照流程进行炮火支援。
那郑峰可就真的要
“回归尘土”了,大口径电浆舰炮足以精准摧毁范围内的任何有生目标,就算是眼前的这座看起来就非常厚重的哨所壁垒,也不过是加大舰炮支援密度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成为所谓的永固堡垒,而没有发现装甲作战小组,就意味着郑峰不必担心有自己无法抵御和规避的风险出现,只要不是把他一击必杀的攻击,郑峰就相信自己总能找到撤离的办法,毕竟很多时候,所谓的绝望时源于自己放弃了坚持下去的斗志,除非是碾压一般的劣势,不然机会总是有的,郑峰则是坚信这一点................曾经的一次作战中,郑峰所在的部队在一颗处于星际联邦控制下的殖民卫星中执行秘密任务,那时的他还只是随队的一名普通步兵,并没有权限和资质去装配封闭式的外骨骼装甲,而非常不巧的是,在一次进攻受挫后,他被流弹击中了,瞬间便失去了意识,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处于那场设施的审讯室中,在漫无天日的拷问和审问中,他的意志被折磨到了崩溃的边缘,但郑峰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希望。
而敌人在使用了各种实训手段后见没有什么价值,便慢慢放松了对郑峰的看管,准备把他从设施内重点单独看管变更为集中式,也就是所谓的
“以工代赈”,在押运的准备途中,郑峰和其他被星际联邦从各个殖民地和星球抓捕的人员提前进行了交流,最终带领数十人从关押他们的牢狱中脱离,在夺取了设施内的部分机要文件后,便强行开着一架设施内的穿梭机开始逃离。
但在星际联邦的控制区域内公然逃离的难度可想而知,郑峰并不是超人,同行者之中也多为科研人员,能说动他们拿上武器和加上自己在内的少数被俘军人冲出去都是万幸,更不要说让他们反过来和那些追击者进行对抗,而就在这种绝望之际,郑峰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按照之前任务中他所属部队的授权通信频段进行了呼叫,但原本心灰意冷的他竟然听到了回应。
原来,那次行动失利后,木卫三方面就停止了战斗部队的投入,而是转而进行渗透希望营救那些被俘的战友,木卫三对曾经夏国军队中
“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贯彻非常之深,当然,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封季同作为前夏国星区参谋长,深知为什么夏国的部队在凝聚力是远超其他的国家,在木卫三方面的支援和接应下,郑峰一些人通过金蝉脱壳的方法,顺利的通过特殊渠道回到了木卫三殖民卫星上。
也就是这次的贡献和展露出的能力,郑峰才被相关方面看重,最后一步一步成为了直属于舰队总司令游承望的
“虎卫”特种作战队伍中的一员,之后的许多次行动中,他也是靠自己坚韧的意志挺过来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当然,没有遇到装甲作战组对于郑峰来说是好消息,坏消息就是他并没有发现任何战斗痕迹,哨所的主体没有任何的武器残留痕迹,地面也不存在激光武器导致的
“碳化现象”,周边的树木也不存在电磁弹药穿透的痕迹,如果靠人眼在夜色下观察这些自然非常困难,但郑峰凭借装甲头盔的扫描终端和分析系统,可以快速高效的搜寻类似的战斗痕迹。
但越检查越让他感到诧异,如果这座哨所真的没有花费一枪一子就被
“攻占”,要不是所有的驻防人员集体变节,要不就是那些疑似合一教的敌人采用了非常强大和诡异的攻势,让士兵们哪怕在哨所厚重的防护壁垒内,也没有办法反抗就失去了作战能力,但这两种推测都存在很大的漏洞,前者在一整支小队中并不常见,木卫三在待遇和部队范围方面进行了不小的改进,就目前郑峰得知的星际联邦的部队条件和待遇来看,简直是天壤之别。
木卫三这边才真正算把基层士兵当成了人来看待,而且是有尊严的人,星际联邦那边的士兵完全就是吊在饥饿线上的
“牲畜”,郑峰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星际联邦和木卫三如此之大的差距,为什么已经臃肿和腐朽不堪的星际联邦并没有因此自食恶果导致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