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乳虎啸谷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梁园筑梦字数:2194更新时间:24/02/13 20:17:41
    一些姜玉楼知道,但是没见过的陕地作者纷纷为姜玉楼发声。

    如陈中实、贾平娃、景富、周志安等。

    如此浩浩荡荡地为一个陕地年轻作家、诗人发声,让文坛和文学青年看到了陕地文坛的团结。

    当然,想骂战还是可以继续骂战的。

    不过,就在批评力量准备继续发声的时候,《人M日报》又发声了。

    这回,报道的是某位大领导读了姜玉楼的两首情诗,然后做出了评论。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

    诗句中褒扬之意明显,而且这几句诗来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其中的意思不言而明。

    最重要的是,评论的人可是大领导啊!

    虽然《人M日报》没有明言,但是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是谁说的。

    作弊啊!

    许多人如是想道。

    于是,本来还将继续下去的骂战戛然而止了。

    拉偏架的意思这么明显,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留着有用之身,以待来日了。

    中间还有个小插曲,有阳平县本地报纸采访了姜玉楼,询问他对批评者们的看法。

    姜玉楼的回复是:“某位前辈说得好,群众喜闻乐见的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由于这份报纸只是在本地发行,受众不多,也没有传开。直到姜玉楼成为大作家后,才有好事者宣扬出去,不过彼时,那些人对他已经无可奈何了。

    最后,这一期的报纸由于留存少,价格被炒得非常高。

    倒是让那位好事者小赚了一笔。

    ……

    “恭喜,玉楼!”

    “这回玉楼可是出大名喽!”

    “陕地的作家都为你说话,面子可大了。”

    “这还不算啥,那位大领导不知道是哪位,他一说话,批评者们都消停了。”

    “可羡慕死我了!”

    事情尘埃落定后,姜玉楼掏钱请要好的朋友、同学、还有老师一起下了馆子。

    吃的是羊肉汤,羊肉滋补,汤也好喝,价格还实惠,大家都喜欢。

    延河文学社的人为他说话,姜玉楼并不吃惊,但是整个陕地文坛都为他而动,确实让他非常感动。

    至于那位领导,实在是意外之喜,连他都糊里糊涂的,只是这事没法细说。

    怎么说呢,陕地作家们的这份情他记下了,以后他姜玉楼就是陕地作家东征的先锋官了。

    高老师同样感慨连连,没想到如此棘手的一件事,姜玉楼就这么平稳地度过了。而且,还落下了好大的名声,这对他今后的作家生涯也是好处多多。

    “玉楼,这份情可大了。”高老师忍不住提醒道。

    他怕姜玉楼年轻气盛,不知道其中的含义。

    姜玉楼道:“我知道的,高老师。”

    “你明白就好。”高老师点点头。

    旁人有些迷惑,这两人打什么哑谜呢。

    “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大家吃好喝好,不够就向服务员要,咱不差钱!”

    姜玉楼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同学们也不生气,谁要是天天这么好吃好喝的提供上,叫他们干啥都行。

    唐月雯在姜玉楼身旁文静地吃着饭,她就喜欢姜玉楼这样子,自信昂扬。旋即,她想到了那几句诗,乳虎啸谷,形容得真贴切呢。

    姜玉楼坐下后,问道:“高老师,您知道怎么投稿《收获》吗?”

    高老师拿着筷子的手刚伸出去就停下了,“玉楼,你……说的是那个《收获》?”

    “就是巴老当主编的《收获》。”姜玉楼点头道。

    高老师放下筷子,认真的问道:“你这是又有了?”

    “咳咳。”姜玉楼看了眼俏脸微红的唐月雯,转头道:“高老师,您说话可得清楚点,什么叫又有了,惹人歧义。”

    高老师不理他,只是催促道:“快说。”

    “嗨,最近刚写成,小说名叫《黄土地》”姜玉楼说道。

    亲耳听到他的承认后,高老师神情复杂,没想到自己这个学生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是个快枪手。

    如果姜玉楼能听到他的心声,一定会大吼大叫道:“高老师,你可不能凭空污人清白。”

    他明明很持久的。

    高老师问道:“是什么类型的小说?”

    “关于陕北的民俗,也可以看成女性对婚姻自由的抗争。”姜玉楼又详细地说了一番故事内容。

    高老师一阵出神,竟有了种急不可耐的心情。

    “我能看看吗?”

    “您是老师,当然可以看了。”

    “《收获》我投过稿,我帮你搞定吧。”

    “谢谢,高老师。”

    每家杂志社都有所不同,有高老师这个熟手在,能省下不少麻烦。

    这顿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花了姜玉楼十几块钱,大家吃饱喝足后,便依依惜别。

    次日,姜玉楼拿着手稿亲自交到了高老师手上。

    《黄土地》字数颇多,加上临近高考,手稿丢了会很麻烦,必须慎之又慎。

    高老师仔细看完后,毫不吝啬夸赞之语。

    在他看来,姜玉楼第二部作品较之第一部可谓进步明显。

    他有些怀疑,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姜玉楼更天才的吗?

    这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没有一丝掺假。

    高老师感叹道:“玉楼这部小说投稿《收获》绝对稳了。”

    “谢谢老师的吉言了。”姜玉楼笑呵呵的说道。

    不是他吹牛,他这部作品的质量非常高,又是按照电影的剧情来的,只是增减了一部分,艺术性和故事性都能得到保证。

    再加上他现在的名气,《收获》不通过的可能性非常低。

    要是真不通过,没点能说服姜玉楼的理由,他这辈子都不会再投《收获》了。

    不过,这种可能非常低就是了。

    就算普通编辑没眼力,巴老也能发现这部作品的伟大。

    姜玉楼突然道:“《黄土地》是我在阳平县写的最后一本书了。”

    高老师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

    不管他的这位学生能不能考上大学,都不可能留在阳平县了。

    水钱难养真龙啊!

    下午,姜玉楼将手稿邮寄了出去。